活动来源:
在一次七只小鸡做游戏的数学活动中,幼儿对于可爱Q萌的小鸡形象非常感兴趣,有的小朋友就提出“小鸡是怎么来的呢"?有的小朋友说:"小鸡是从鸡蛋里孵出来的"小朋友对于"小鸡是否是从鸡蛋里孵出来的”有着极大的探索兴趣。"生命”从古至今就充满着无尽的未知,在小朋友眼里,"生命”是简单而又神奇的。因此,一场孵化小鸡的实验探索之旅开始了......
活动总目标:
指南出发: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成人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班级幼儿情况分析:
幼儿已具备了初步的探索能力和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幼儿对于科学探索的机会还是缺泛的,所以我想借助这个机会,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幼儿有更多的探究和动手操作的机会。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活动,了解受精蛋和小鸡孵化过程。(认知)
2、在实验过程中学会坚持、等待。并尝试记录小鸡孵化过程,能想办法解决孵化鸡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困难。(技能)
3、体验探索的快乐和感受生命的奇迹以及生命的来之不易,学会关爱动物(情感)
主题教育活动推进一:孵化鸡蛋的挑选
孵化小鸡活动开始了。小朋友们纷纷带来了鸡蛋,但是问题来了,是不是所有的鸡蛋都可以孵出小鸡呢?
幼儿的讨论
单佑喆:所有的鸡蛋都可以孵出小鸡吗?
王业伟:不是。
单佑喆:那怎样的鸡蛋可以孵小鸡呢?
王业玮:鸡妈妈生的蛋才可以。
黄阎溪:那我们吃的鸡蛋也可以吗?
王业玮:不知道哦。
桑贤城:吃的鸡蛋可以吧。
王业玮:那煮熟的鸡蛋也可以吗?
老师的回应
对哦,怎样的鸡蛋才能孵出小鸡呢?请你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老师也一起查阅资料寻找答案。
师幼经验交流
桑贤城:我知道怎样的鸡蛋可以孵出小鸡,鸡妈妈生的鸡蛋可以孵出小鸡。
单佑喆:熟的鸡蛋是孵不出小鸡。
陈影:鸡妈妈生的而且是受过精鸡蛋才可以孵出小鸡。
怎样的鸡蛋是受过精的呢?
黄阎溪:受过精的鸡蛋是有一个小白点的。
真的是这样吗?那我们怎么知道受过精的鸡蛋就是有一个小白点呢?
黄阎溪:把鸡蛋打开就可以看到了呗。
那我们就来打开鸡蛋看一看吧,可是你们带来的蛋都是鸡妈妈生并且受过精的吗?
桑贤城:我的不是,我的鸡蛋是从市场上买的。
周筱婧:我的是母鸡生并且受精的鸡蛋,这是我奶奶从乡下带过来的。
老师:你们愿意拿给老师打开给小朋友看看它们的区别吗?
受精鸡蛋的验证
小朋友们分别打开了受精鸡蛋和人工合成未受精的鸡蛋,对两种鸡蛋进行观察比较。
鸡妈妈生的受过精的鸡蛋 人工合成未受精的鸡蛋
两种鸡蛋的对比
认真观察两种鸡蛋的区别
幼儿实验小结:
黄阎溪:鸡妈妈生的受过精的鸡蛋有白色点点,人工合成没有受精的鸡蛋没有白色点点。
幼儿的学习:
幼儿通过和家长一起查阅资料寻找受精鸡蛋的秘密所在,同时同伴的经验交流幼儿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幼儿通过亲身实验,观察受精鸡蛋的特征,通过直接的,具体的方式习得深刻的经验。总结了受精鸡蛋和未受精鸡蛋的区别。
老师的思考:
通过集体活动的方式,引导幼儿挑选孵化鸡蛋,从孩子的交流讨中筛选了幼儿谈话重点,及时支持和回应幼儿的问题,并且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思考,探索答案,小朋友们通过回家和家长查阅资料得知受过精的鸡蛋里面会有一个小白点,同时老师也带着小朋友通过实验去验证了受精鸡蛋的明显特征,通过这种直观的观察比较的方法,让幼儿习得深刻的知识经验。鸡蛋有了接下来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大家的鸡蛋都是一样的,如何区分谁的鸡蛋孵出来了小鸡呢?于是我们开始了下一个活动受精蛋彩绘。
主题教育活动推进二:受精蛋彩绘
通过对比和讨论孩子们知道了只有母鸡生的蛋,并且是受过精的鸡蛋才可以孵出小鸡。于是,他们纷纷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寻受精鸡蛋并带到班上和其他小朋友分享,可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我们的困惑
我们的鸡蛋都一样,到时候小鸡孵出来了,怎么知道是谁的鸡蛋孵出来的呢。
解决的方法
黄思皓:我们可以用笔来做记号呀?在鸡蛋上面画我们喜欢的标记就可以了。
大家纷纷拿笔来给自己的鸡蛋做记号。
幼儿的学习:
幼儿在彩绘活动,不仅发展了幼儿的绘画能力,同时手协调能力、自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圆形的鸡蛋上画画要比在平面的纸上有难度,而且需要很好专注力来完成这件事情。一小心鸡蛋就会掉落,值得欣慰的是没有小鸡蛋破碎的现象。
老师的思考:
任何一个教学活动中老师最重要的就是关注幼儿交流,从幼儿小组讨论时,让我产生新的教育契机和教育活动,本次活动的来源正是幼儿之间的交流让我有了灵感,才进行的一个彩绘鸡蛋的活动。
主题教育活动推进三:孵化装置的制作
我们的困难
单佑喆:我们画好的鸡蛋放在哪里孵化呢?
我们的想法
梁玟:我们给鸡宝宝弄一个家呗。
第二天,梁玟带来一个小篮子,孩子们从自主游戏材料区取了一些泡沫材料垫在篮子地下,一个简单有温度的鸡蛋宝宝的家就做成了。
大家小心翼翼的把自己的鸡蛋放到篮子里
老师的引导
鸡蛋有了,窝也有了,这样就可以孵出小鸡了吗?
黄阎溪:不是的,需要有温度,需要鸡妈妈的温度。
单佑喆:可是没有鸡妈妈怎么办?
老师提问:那什么东西是有温度的呢?
王业玮:衣服
桑贤城:太阳
黄阎溪:灯光
遇到的问题
那灯光从哪里来呢?
我们的项想法
“买充电器,充电。”
“装太阳能。”
“让电工叔叔拉线!”
UMN
在电工叔叔的帮助下,在灯很快就做好了,拿到灯的孩子们都激动不已,终于可以孵小鸡了。
孵小鸡前幼儿还不忘检查鸡蛋是否完好无损
终于可以孵鸡蛋了,小朋友提出来鸡蛋怕冷要把它放进纸箱子里。
自己动手固定灯泡的位置。
理由:不能放太低容易把鸡蛋弄坏。
找个合适的位置放好,方便幼儿可以观察
孵鸡蛋装备做好后幼儿争先恐后的过来观察小鸡蛋。
第一次孵化实验
幼儿的学习:
幼儿在孵化装置的制作过程中,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发展的幼儿的合作能力,装备的制作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一个大工程,需要相互合作,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
老师的思考:
我通过集体活动引导幼儿如何制作孵化小鸡装备,幼儿的参与度也很高,但是这样一个空间小而简陋的孵化装备是无法满足更多幼儿参与到这个活动来的,因为在孵化装置制作的过程中,一开始是一部分小朋友拿来鸡蛋,后面带动了很多小朋友也加入到来这个活动中,都从家里带了小鸡蛋,显然鸡蛋宝宝的家太小容不下那么多鸡蛋。于是我带着小朋友进行下一个活动,优化孵化装置。
主题教育活动推进四:优化孵化装置
幼儿的需求
张韵淇:老师我们都带过了好多鸡蛋宝宝,可是鸡蛋宝宝的家太小了,我们放不下了怎么办?
解决办法
单佑喆:在加一个窝。
黄阎溪:做一个更大的窝。
最终决定做一个更大的窝。
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三个孵鸡蛋的器皿,并且对这些器皿的大小、透明度进行了比较,通过大家讨论最终选择了最大又方便观察孵化过程的器皿,作为鸡蛋的新家。
黄阎溪向其它班的老师借来了稻草。
大家积极动手的为鸡蛋布置新家
在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鸡蛋宝宝的新家布置好了
小朋友和老师小心翼翼的给鸡蛋宝宝搬新家
幼儿的学习:
优化孵化装置的过程中,幼儿学会了用操作、比较的方法选出了最合适孵化的器皿,发展了幼儿的空间判断能力。比如幼儿比较器皿的大小,比较透明度。他们要选出最大透明度最高的器皿来孵化,方便他们观察小鸡在孵化过程中的变化。
老师的思考:
优化过后的孵化器满足了更多小朋友参与到孵化活动的欲望,但是孵化鸡蛋需要什么条件,需要注意什么,小朋友前后两批鸡蛋会不会影响孵化的结果,这是问题都是我比较顾虑的,接下来我需要的就是引导幼儿得知孵化小鸡的条件和注意事项。
主题教育活动推进五:孵化小鸡的条件
幼儿的疑问
桑贤城:小鸡什么时候才出来呀?
王业玮:10天。
赵天瑞:50天吧。
黄阎溪:我知道要21 天左右,而且孵化小鸡需要38度左右。
小朋友一起探索了温度计的使用和记录。
记录鸡蛋的温度和鸡蛋的变化。
看着观察记录,讨论着自己的发现。
老师带着小朋友一起观察受精鸡宝宝的变化
幼儿的学习:
幼儿通过小组探究,知道了小鸡需要孵化21天左右才可以出来,温度在38度左右,学会观察温度计的变化,并且记录下来。在记录的过程中的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都得到了发展,为幼儿的书写能力做准备
老师的思考:
孵化鸡蛋是一个很严谨的实验活动,我们在孵化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种蛋的选择,还要考虑温度的保持和稳定,考虑湿度的变化,同时实验季节的选择也很重要,孵化鸡蛋需要一定的温度,太冷也不利种蛋的孵化。幼儿的蛋种是分两批带过来的,对于记录上有存在一定的困难。虽然我们的装备很简陋,也不是很科学,但是都是小朋友动手换制作的,看似简陋,却是很珍贵的孵化装置,因为在制作孵化装备过程中给予了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尊重幼儿的想法。所以我们都很期待小鸡的到来
正当小朋友们满怀期待着小鸡宝宝的到来时,时间一天天过去,已经到了21天的孵化时间,但是很遗憾小鸡并没有孵出来。
主题教育活动推荐六:探索小鸡孵不出的原因
NO.3
我们的困惑
为什么小鸡孵不出呢?
赵天瑞:天气太冷了。
桑贤城:鸡蛋壳太硬了。
周筱婧:因为我们在鸡蛋上画画了,小鸡没有办法呼吸。
王业玮:可是有人拿了不是受精的鸡蛋。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寻找解决办法
单佑泽:我们可以买孵化器来孵小鸡呀。我见过那样的孵化器。
针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和需求,我们在网上买了孵化器,并且向他们介绍孵化器的功能和使用,同时孵化器的功能正好也解决了他们认为导致小鸡孵不出来的问题。
15天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观看视频寻找答案吧。
在孵化过程中,孩子们积极观察受精鸡宝宝在鸡蛋中的变化,并且仔细记录下来。
孵化实验观察记录表
为了方便孩子们观察,家长帮忙安装了的监控,通过监控我们看到了小鸡宝宝神奇的出壳过程,小朋友们21天的等待,终于迎来了新生命。哇,小鸡宝宝出生了。大家都欢呼起来,
肉嘟嘟的小鸡宝宝,你好呀,欢迎你来到中一班哦。
你好,第一只勇敢的小鸡宝宝来到了我们身边,其它班老师和小朋友听闻我们班小鸡宝宝出来,都来我们班看小鸡,瞬间小鸡成了大家的团宠。
接着第二、第三、第四只也来到了我们身边,四位新生员正式加入中一班这个大家庭。
幼儿的学习:
幼儿在这个活动中学会了等待,每天有小朋友做记录,给小鸡加水,让小鸡保持一定的湿度,并且时刻观察小鸡孵化情况,这个过程就无形的培养幼儿的责任感了,同时在观察受精鸡宝宝在鸡蛋中的变化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并且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亲眼所见,直观的学习方式得到的经验是融入血液中的。
老师的思考:
小鸡出壳是这个活动的高潮部分,从幼儿的笑容和眼神中,能深深的感受到幼儿对于新生命小鸡宝宝的到来很喜爱也很有成就感,更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小朋友的一举一动中都流露出来了对这个小生命的无比喜爱,最终我才明白这个活动的真谛:就是人与动物的友好相处,如何和小鸡友好相处对幼儿来说并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主题教育活动推进八:照顾小鸡
小鸡宝宝的家
小鸡宝宝出生后,小朋友都兴奋不已,于是动手给小鸡宝宝做了一个家,家有了小鸡喜欢吃什么呢?小朋友们有开始了新的探索。
小鸡喜欢吃什么?
连梓妤:小鸡宝宝了,它喜欢吃什么的东西呢?
王业玮:喜欢吃大米
郑珊姗:喜欢吃玉米
林声萌:喜欢吃鸡饲料
赵天瑞:喜欢吃虫子
不喜欢吃大米 喜欢吃毛毛虫
最喜欢吃鸡饲料 不喜欢吃玉米
APRIL
FOOL‘S DAY
每一种都试过之后,最终发现小鸡最喜欢吃鸡饲料。而且它还需要喝水。
老师提问:小鸡宝宝吃多少饲料合适呢?
桑贤城:给一点点就可以了不能给太多,会撑死它们的
给小鸡宝宝起名字
王业玮:这些小鸡长的都好像啊,我都认不出谁是谁。
对呀,四只小鸡这么像,我们要怎么辨认它们呢?
给它们起个名字吧
这个想法很好。那给它们起个什么名字好呢?
桑贤城:黄色那只叫小黄,那三只,你看它们头上有黑点,小一点的黑点叫小绿,中一点的叫小紫,大一点叫小红
大家通过对小鸡的观察,都很赞同桑贤城给小鸡取的名字。
周筱婧:可是取了名字我也记不得,会把它们弄错的。
那大家有什么好办法呢?让它有名字又方便我们记住小鸡不会弄错呢?
桑贤城:在它身上写上名字呀。
赵天瑞:不行,它动来动去的,写不了。
单佑喆:我知道用东西绑在它的小脚上就可以了。
用什么东西绑呢?
连梓妤:用线,你看建构区有很多有颜色的线,可是我们不会绑,老师你可以帮我们吗?
可以呀,老师和你们一起绑,你们抱住小鸡,梁老师来绑。
RECOMMEND
小朋友小心翼翼的抓着小鸡。生怕太用力弄疼小鸡。
SPRING
四只小鸡都有自己的名字咯,它们分别叫小黄、小绿、小紫、小红
NO.3
每天还会有小朋友负责给小鸡清理粪便,喂食。为你们温暖的举动点赞。
小鸡宝宝,我们的好朋友
久而久之小鸡和我们成为了好朋友,我们会带小鸡一起玩游戏。
带着小鸡出去散步
小鸡在散步我们就陪在小鸡的身边,保护它。
小鸡散步的时候还吸引来了无数的粉丝和小鸡互动。
幼儿的学习:
所有温暖的举动不管是给小鸡弄家,还是探索小鸡的食物,或是给小鸡取名字,和小鸡玩游戏,散步等等都是幼儿已经萌发了关爱动物,学会了和动物友好相处。
老师的思考:
幼儿解决了小鸡住的问题,又解决吃的问,小朋友已经成为了"鸡宝宝和鸡爸爸”他们认真的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帮助解决小鸡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幼儿梳理问题,并且提供机会让他们一个一个的去验证答案。
活动感受:
这是一个充满爱的主题活动,活动中幼儿不仅习得了宝贵的经验,也深深体会到每一个生命的来之不易。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善待,一花一木一草皆世界。善良可爱的你们用小小的双手呵护着小鸡的世界。我们也会用大大的双手去呵护你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