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连着咳,一咳就是两三个月,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了很大困扰,这种情况可以考虑是否是“百日咳杆菌”在作怪。
不仅小宝宝会出现百日咳,就连打过疫苗的大宝宝,甚至是成年人也有感染百日咳杆菌的现象,那么什么是百日咳?预防百日咳该怎样做?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百日咳相关知识吧!
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Pertussis,Whooping Cough)是由百日咳鲍特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咳嗽终末伴有深长的“鸡鸣”样吸气回声为特征,病程常迁延2-3个月,故有百日咳之称。
百日咳在人群中普遍易感。其中,5岁以下小儿易感性最高。百日咳发病率呈周期性上升,如未及时治疗,少数患儿会并发肺炎、脑炎而死亡。小婴儿是百日咳的易感人群,及未到免疫接种年龄或未完成全程接种的婴幼儿人群。
百日咳如何传播?
百日咳患者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带菌者在咳嗽、说话、打喷嚏时,带菌的呼吸道分泌物会排入周围的空气中,健康人通过吸入一定量的病原菌而感染。对于婴幼儿来说,感染百日咳的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是其最主要的传染源。
百日咳的潜伏期5-21天,一般为7-14天。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都有传染性,潜伏期末到发生痉咳症状前传染性最强,约2-3周时间。
如何发现孩子感染百日咳?
1
2
👉 发病初期,有低热、咳嗽、喷嚏、流泪等表现。最初为单声干咳,2~3天热退后咳嗽加剧,以夜晚为甚。第7~14天后热退而出现阵发性痉咳,常为短促咳嗽10~30声,继之深长吸气。吸气时空气经狭窄、紧张状态的声带而发出“鸡鸣样”哮吼声。随后反复连串阵咳,直到大量粘痰咳出或随胃内容物吐出。痉咳常夜间明显。年长儿童和成人可无典型痉挛性咳嗽。
3
👉 典型的百日咳会经历卡他期、痉咳期、恢复期等周期,咳嗽可持续近100天。但及时规范治疗可缩短病程。
4
百日咳如何预防?
1
预防接种是预防“百日咳”的最好方法。数十年来,全球百日咳疫苗的广泛接种有效地降低百日咳的发病率及婴幼儿严重百日咳疾病的发生率。我国免疫规划规定婴儿生后3、4、5月龄和18~24月龄间,各接种1剂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共4剂。可帮助婴幼儿更好、更早地建立免疫屏障,减少百日咳感染的风险。应种未种儿童应尽快补种!
2
百日咳”传染性较强,因此需要尽早隔离患者以预防“百日咳”的流行。接触患儿的人应密切观察至少3周,若有症状应及时进行治疗。要注意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
3
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手绢或者纸捂住口鼻,同时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作息,居室通风,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在人员密集的地方佩戴口罩。在百日咳流行季,尽量不要到人员密集的地方。
4
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增强免疫力和缓解百日咳症状都有很好的效果。富含维生素C的柠檬、橙子、草莓等水果,可以增强免疫力;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蔬菜,可以保护呼吸道黏膜;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种子等食物,可以抗氧化、抗炎。
在日常生活中
家长和孩子都应当注重个人防护
及时接种百日咳疫苗
祝愿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